巴阿尔贝格(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附近的施奈德堡是一座建于新石器时代的坟墓,后来扩建了数次。公元前 2000 年左右进行了一次扩建,墓葬中陈设极其华丽。这是哈尔茨山脉周围地区一系列此类墓葬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气候条件不利的时期。该研究将人口发展数据与区域气候数据和实际考古发现联系起来,为了解 5500 至 3500 年前中欧气候波动和社会变化的相互关联性提供了新的见解。
德国基尔大学的 Ralph Großmann 及其同事于2023 年 10 月 25 日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新石器时代欧洲的人口数量随着气候变化而波动。
考古记录是探索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宝贵资源,特别是探索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富含考古遗迹和气候数据地质来源的中欧地区,利用这些资源来确定人口趋势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的三个地区是德国中部的Circumharz地区、捷克共和国/下奥地利地区和德国南部的北阿尔卑斯山前地。研究人员从这些地区的考古遗址收集了超过 3400 个已发表的放射性碳年代数据,作为古代人口的指标,遵循这样的逻辑:人口越多,留下的材料就越多,可提供的年代也就越多。气候数据来自这些地区的洞穴构造,提供了有关古代气候条件的可数据信息。这些数据跨越公元前 3550-1550 年,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
该研究发现气候与人口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在温暖和潮湿的时期,人口往往会增加,这可能是由于作物和经济的改善而推动的。在寒冷和干燥的时期,人口经常减少,有时会经历重大的文化转变,并有潜在证据表明社会不平等加剧,例如在 Circumharz 地区出现了一些具有较高地位的“王子墓葬”。
这些结果表明,人口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至少有一些可归因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作者承认,由于这些地区考古记录的局限性,这些数据很容易出现偏差,更多的数据对于支持这些结果非常重要。此类研究对于了解人类与环境的联系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作者补充道:“5500 至 3500 年前,气候是哈尔茨山脉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北部前陆地区以及现在的捷克共和国和奥地利地区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气候波动,不仅人口规模发生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