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甜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成语是什么,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是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是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为: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2、其原文如下:《和子由渑池怀旧》宋·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是飞鸿踏雪泥。
3、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4、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5、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6、释义: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7、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8、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
9、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10、扩展资料: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11、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12、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13、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14、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15、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16、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17、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18、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19、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20、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21、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