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互联网 > 正文

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大家好,萱萱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什么时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2、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3、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4、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5、 中秋起源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6、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

7、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8、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9、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

10、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11、”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

12、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

13、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

14、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15、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

16、”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17、…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18、”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

19、“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20、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21、”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

22、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

23、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

24、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

25、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

26、”“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

27、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

28、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

29、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

30、”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31、 中秋食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

32、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

33、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

34、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

35、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36、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

37、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

38、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

39、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40、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41、 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

42、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

43、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萧,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44、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45、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

46、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对歌。

47、小伙子都要化妆,向心上人表达情意。

48、傣族是对空鸣放火枪,然后围坐饮酒,品尝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和干黄鳝,谈笑望月。

49、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

50、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

51、人员江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

52、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53、 中秋与月饼 中秋吃月饼。

54、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

55、唐和五代时赏月的食品只见有“玩月羹”等,未见有月饼。

56、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

57、明代以来,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述就更多了。

58、《宛署杂记》说,每到中秋,百姓们都制作面饼互相赠送,: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59、市场店铺里卖的月饼,多用果类作馅子,巧名异状,有的月饼一个要值数百钱。

60、《熙朝乐事》里也说,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民间以月饼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取团圆之义。

61、这一天晚上,家家举行赏月助家宴,或者带上装月饼的食盒和酒壶到湖边去通宵游赏。

62、在西湖苏堤上,人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

63、同白天没有两样。

64、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杭州百姓中秋夜赏月的盛况。

65、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讲究。

66、咸、甜、荤、素各俱异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

67、明末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瞻兔满人间。

68、悔煞嫩娥窃药年。

69、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

70、”这说明心灵手巧的厨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

71、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有“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婚兔之形”的记述。

72、足见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齐放了。

本文今天分享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