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甜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西洲曲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西洲曲原文及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西洲曲南北朝:佚名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2、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3、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4、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5、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6、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7、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8、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9、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10、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11、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12、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13、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14、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15、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16、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17、翻译: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18、(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19、西洲到底在哪里?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
20、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21、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22、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23、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24、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25、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26、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27、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28、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29、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30、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31、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郎君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32、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他相聚)。
33、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
34、写作时间和背景没有定论,一说是产生于梁代的民歌,收入当时乐府诗集,另一说是江淹所作,为徐陵《玉台新咏》所记载。
35、还有一说在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
36、但此诗具体在何时产生,又出自何人之手,千百年来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扑朔迷离中一直难以形成定论。
37、艺术特点: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8、比如“门中露翠钿”一句,生动形象地通过动作表达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莲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它集中笔墨描写主人公的含情姿态,借物抒情,通过“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动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真情感人。
39、二是叠字和顶真的运用。
40、“开门迎郎”场景中,四个“门”字的叠用,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
41、“出门采莲”场景中,又连用七个“莲”字,着意渲染女子缠绵的情思。
42、而顶真的运用使得句子灵活生动,朗朗上口。
43、三是双关隐语的运用。
44、双关隐语,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个显明的特征,它在诗经时代的民歌和汉魏乐府民歌中很少见。
45、一说“莲”与“怜”字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隐语极言女子对情人的爱恋。
46、同时,“莲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纯洁,而“莲心彻底红”是说感情的浓烈。
47、这些双关隐语的运用使诗歌显得含蓄多情。
48、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洲曲。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